門:被子植物門
類別:雙子葉植物
訂單:羅薩萊斯
科:薔薇科
亞科:薔薇亞科
屬:薔薇屬
品種:月季
習慣:
玫瑰在中國栽培已有2000多年歷史,別稱有月紅、長春花、勝春等。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是現代月季的中心和最早的發源地。目前我國栽培的月季品種有1000多個:雜交香水月季、雜交長春月季、雜交小姐姐和小妹妹月季、雜交藤本月季、微型月季等。月季壹年四季都能開花,但由於氣候限制,開放花期為5月~ 165438+10月。
玫瑰性溫,耐寒,怕熱。春季氣溫在5℃以上時開始萌發,適宜生長溫度為16℃~25℃。當溫度超過30℃時,新枝生長急劇下降,花芽生長弱,花芽分化開花差,容易感染病菌。冬季可在極端溫度-12℃以上的地區露天越冬。它喜歡陽光,所以在生長季節要給它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枝條就會長勢弱,開花差,容易生病。
月季喜中等濕度,略耐旱,怕澇。在花蕾發育和開花期需要較多的水分,夏季高溫期耗水較多,需要增加澆水次數。壹般不在葉片上噴水,防止葉片潮濕,為病菌的傳播和繁殖創造條件。但是溫度高蒸發快的時候也可以噴水,可以有效降溫。
玫瑰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微酸堿,但排水較好。玫瑰喜歡肥料,花期長,消耗肥料多。只有保證充足的肥料供應,它才能開出大而多彩的花朵。
月季的經濟價值:
從月季花中提取精油。暗紅玫瑰是色香味俱佳的優良品種。紫墨絨不僅顏色非常誘人,濃郁的香味也更加突出。像玫瑰油壹樣,待釋放的花蕾制成的精油可以在食品工業和化妝品工業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國際市場的歡迎,可以直接出口創匯。玫瑰花可入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廣方群譜》雲:“其果堪入藥。”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說:“月季花,各地人插,聞之溫而無毒。適應癥是活血、消腫、解毒。”月季花主要含萜類成分,花蕾入藥,可調經活血消腫。根皮可以活血舒筋。蕭中散主要用於治療骨折,種子可止瀉、利尿、通絡。月季花也可以吃。經廚師烹制後,可制成名菜、名湯、佳肴,可作為宴請賓朋之用。
月季花的藥用價值:
月季花又稱月紅和月季花。它不僅是花期長、香味艷的觀賞花卉,也是婦科良藥。中醫認為,月季花味甘,性溫,入肝經,有活血調經、消腫解毒的功效。月季花因具有明顯的祛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疾病。
據臨床報道,女性有閉經或月經稀、色淡但量少、腹痛小、精神失常、大便幹燥,或在經期出現上述癥狀。生春湯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生春湯由月季花10g、當歸10g、丹參10g、白芍10g,加紅糖適量,清水煎服。它的湯味道很甜,沒有苦味。每次月經前3 ~ 5天服用3劑,每次加壹個雞蛋。其效果可靠,不愧為調經理氣活血的奇葩藥劑。
月季花和代花結合是治療氣血不和引起的月經病的好方法。用月季花15g,代花15g,水煎。月季花強調活血,壹代花傾向於行氣。兩藥合用,壹氣壹血,氣血雙補,調經活血,行氣止痛,效果很好。主要用於治療婦女肝氣郁結,氣血失調,經絡不通,導致月經不調,胸腹疼痛,食欲不振,甚至惡心嘔吐。
對於常見的婦科病,月季花偏方也很有效。如將20g新鮮月季花水煮,可治月經不調或經期腹痛;月季花根30g,雞冠花15g,益母草15g,煮雞蛋煎,可治痛經;月經、白帶,用月季花(或根)15g水煎服或燉豬肉食;月季花10g和大棗12g壹起熬制,熬制湯汁後加入適量蜂蜜。這個方子又香又甜,不像藥,對經期潮熱很有效。此外,女性常以玫瑰花瓣泡水當茶,或加入其他健美茶中飲用,也可促進血液循環,美容養顏,使人長久保持年輕。
月季花的深刻寓意
“紅火”是壹座高40厘米的尖塔。以玫瑰龍珠、假龍頭、書草、玉簪葉、芒葉等主要花材制成。它象征著中華民族自強團結的民族精神和不斷追求友誼、團結、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
每束獎品主要由9朵“中國紅”玫瑰組成。月季是中國十大名花之壹,“中國紅”月季在名稱和顏色上都具有中國特色。此外,中國傳統中的數字9被視為至高無上,代表著凝聚力和生生不息,數字9有著悠久的含義。奧運獎花束“紅火火”還配有6顆龍珠、6個假龍頭、6片芒葉、6片玉簪葉、6片書草,每朵花料由6片組成,寓意壹帆風順。
奧運會用花的蝴蝶結是用中國絲綢和傳統中國結制成的,絲帶上印有北京奧運會會徽。花束的把手上系著金色的絲帶,花束的保鮮處理也是在把手上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