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酒糟簡介

酒糟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辭典》:酒糟 2.1 出處 2.2 拼音名 2.3 酒糟的別名 2.4 來源 2.5 化學成份 2.6 性味 2.7 功能主治 2.8 酒糟的用法用量 2.9 附方 2.10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酒糟的方劑 2 用到中藥酒糟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酒糟 1 拼音

jiǔ zāo

2 《*辭典》:酒糟 2.1 出處

《本草拾遺》

2.2 拼音名

Jiǔ Zāo

2.3 酒糟的別名

甜糟(《本草拾遺》),糟(《日華子本草》),紅糟(《養生必用方》),酒醅糟、粕(《綱目》)。

2.4 來源

為米、麥、高梁等釀酒後剩余的殘渣。

2.5 化學成份

酒糟因制酒原料及方法之不同,所含成分亦異,其僅分離酒液的酒糟中尚含相當量的乙醇,若經蒸吊燒酒後,則乙醇的含量極少。

2.6 性味

甘辛,溫。

①《綱目》:"甘辛,無毒。"

②《本草求原》:"辛,熱。"

2.7 功能主治

溫中,消食,散瘀,止痛。治傷折瘀滯疼痛,凍瘡,風寒濕痹。

①《本草拾遺》:"主溫中冷氣,消食殺腥,去草菜毒,潤皮膚,調臟腑。"

②《日華子本草》:"罯撲瘀血,浸洗凍瘡,敷蛇、蜂叮毒。"

③《綱目》:"能活血行經止痛,故治傷折有功。"

2.8 酒糟的用法用量

內服:燉溫。外用:罨敷。

2.9 附方

①治傷折,惡血不散疼痛:酒糟二斤,糯米半斤。上二味相和,酒煮稀稠得所,取出乘溫塗患處,外封裹之,日再易。(《聖濟總錄》糟米塗方)

②治鶴膝風:酒醅糟四兩,肥皂壹個(去子),芒硝壹兩,五味子壹兩,砂糖壹兩,姜汁半甌。研勻,日日塗之。加入燒酒尤妙。(《綱目》)

③治手足皴裂,春夏不愈者:生姜汁、紅糟、白鹽、豬膏(臘月者佳)。上研爛炒熱,擦入皴內,壹時雖痛,少頃便皮軟皴合,再用即安。(《養生必用方》)

2.10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酒糟的方劑 皂倍丹

蟲)1兩,皮消1兩。主治:鶴膝風。用法用量:用頭酒糟4兩,砂糖1兩,姜汁半茶鐘,和搗蒸熱,敷膝上,如...

雞肝餅

。用法用量:每用2分,將陳酒糟1撮,雄雞肝1具,***搗成餅。放飯上蒸熟,以酒食之。輕者56服,重者1...

金花散

此散摻滿患口,豬油膏藥蓋之,1日兩換。註意:忌食酒糟、豬、羊、冬筍、香菇、油煠、面食、發氣各物。摘錄...

甚應膏

寒濕腳氣。用法用量:布攤貼之。制備方法:另將好陳酒糟,取糟油2盞,或用米醋1碗,和陳糟,裝細絹,濾取...

太平丸酒

píngwánjiǔ《寒溫條辨》卷五:組成:糯米酒糟(曬幹,炒黃色,為末)2兩4錢,紅曲(陳久者佳,...

更多用到中藥酒糟的方劑

用到中藥酒糟的中成藥 大楓子油

濕,潤膚止癢。用於血躁風濕,紅腫疙瘩,雀斑粉刺,酒糟鼻子,風濕疥癬,鵝掌風。用法與用量:調勻,塗患...

羊羔補酒

勻,置缸中發酵2~3天,再加入白酒適量,封缸,待酒糟下,壓榨濾過;紅花用60度白酒浸漬壹周,濾過,得...

當歸苦參丸

用於血燥濕熱引起:頭面生瘡,粉刺疙瘩,濕疹刺癢,酒糟鼻赤。規格:每丸重9克用法用量:口服,壹次1丸,...

左金膠囊

程。禁忌:不良反應:註意事項:1.飲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2.忌憤怒、憂郁,保持心...

千金散

。用藥禁忌:忌生冷、牛、羊、豬、鵝、油膩、煎炒、糟、面、鹽、醋等物兩個月,終身忌團魚、河豚、騾馬、...

更多用到中藥酒糟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酒糟 《本草綱目》:[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糟

、黍、麥,皆可蒸釀酒、醋,熬煎餳、飴,化成糟粕。酒糟須用臘月及清明、重陽造者,瀝幹,入少鹽收之。藏物...

《瘍醫大全》:[卷三十六跌打部]跌打損傷門主方

核肥皂沒藥(去油)鍋煤(各等分)***碾細。用無鹽陳酒糟和煉成泥,敷上裹緊;隔日藥幹,以熱酒潤藥,復上前...

《跌打損傷回生集》:[卷壹]秘傳要旨

芍郁金宅南面粉***為末,姜壹塊,蔥五根,或韭菜根,酒糟和前藥同鍋內炒熱敷,熱天二支香久,寒天三支香久。...

《本草綱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藥]外傷諸瘡

苗(煮汁。)茄根、莖、葉(煮汁。)馬屎(煮汁。)酒糟(浸水。)米醋熱湯(並浸洗。)姜汁(熬膏。)桐油...

《醫心方》:[卷第八(手足)]香港腳腫痛方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