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序文研究述評》,發表於《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此文後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杜詩詳註〉勘誤》,發表於《古典文獻研究》(總第六輯),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3.《〈全唐文紀事?貢舉卷〉校勘舉證》,發表於《古籍整理與研究》2004年第1期; 4.《劉辰翁杜詩批點本的三種形態》,發表於《杜甫研究學刊》2004年第1期; 5.《劉辰翁有意評點過詞嗎》,發表於《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12期; 7.《<興觀集>小識》,發表於《文學遺產》2005年第3期; 8.《劉辰翁評點詞作考辨》,發表於《葉嘉瑩先生八十華誕暨詞與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9.《論劉辰翁的評點對象》,發表於《文學評論叢刊》第八卷第二期,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10.《論劉辰翁的評點目的》,發表於《中州學刊》2006年第5期; 11.《湯顯祖評點<花間集>中的詞學思想》,發表於《文學與文化》第7輯,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 12.《大學語文應落實文本本位》,發表於《南開學報》2007年第1期; 13.《楊慎評點<草堂詩余>中的詞學思想》,發表於《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研究》,學苑出版社2008年1月; 14.《評點與詞話——楊慎評點<草堂詩余>與撰著<詞品>之關系》,發表於《中國韻文學刊》2008年第2期; 15.《試論大學語文的“古今並蓄”與“融匯古今”》,發表於《母語?文章?教育——大學語文研究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16.《性別視角下的文體特質》,發表於《南開學報》2009年第6期; 17.《性別視角下的文體特質——以詞體美感問題為例》,發表於《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的性別審視》,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18.《性別視角下的女性詞》,發表於《文學與文化》第10輯,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19.《奇文***欣賞,異義相與析》,發表於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2010年第2期; 20.《詞“被女性作”之後》,發表於《中國圖書評論》2010年第10期; 21.《中華吟誦的前生今世——兼論吟誦在語文教育普及的必要性》,發表於《天津學術文庫:新規劃?新視野?新發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22.《遺音滄海如能會,便是千秋***此時——淺議中華吟誦傳承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第二作者),發表於《光明日報》2012年4月26日; 23.《男兒行處是,客子鬥身強》,發表於《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7月6日第10版; 24.《吟誦:文化精神潛移默化的教育手段》,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7月16日A8版; 25.《繡出鴛鴦教細看,金針度與慧心人》,發表於《名作欣賞》2012年7月; 26.《吟誦與語文教育》,發表於《文史知識》2012年11月; 27.《中國歷代名人書信大系?隋唐卷》,與人合著,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28.《葉嘉瑩先生八十華誕暨詞與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壹副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29.《中國古代經典詩詞文賦選講》,與人合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30.《中國文化史導論》(編寫部分章節),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31.《古代文學基礎》(編寫隋唐五代文學部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32《中國古代文學史》(編寫隋唐五代文學部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科研項目 1.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金資助項目“唐代‘以文取士’制度的當代思考”,主持人,結項; 2.天津市社科規劃研究項目“詞學評點史研究”,主持人,結項; 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吟誦傳統”,主持人,在研; 4.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華吟誦的搶救、整理與研究”,子課題主持,,在研; 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傳統吟誦與當前語文教育”,主持人,在研; 6.國家漢辦基地項目“中華詩詞文化的國際傳播”,主要參與成員,在研; 7.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課題“性別視角下的中國文學與文化”,參與人,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