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己以聽:形容接受意見的態度誠懇。
誠心實意: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壹片至誠: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大詐似信:信:誠實、不欺。十分奸猾狡詐的人表面看上去好像很忠實、誠懇。
開心見誠:見:顯現出。披露真心,顯示誠意。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真心實意:心意真實誠懇,沒有虛假。
款款而談:款:誠懇。誠懇而從容的談話。
洞見肺腑:很清楚地看見人的內心。形容襟懷坦白,待人誠懇。
旦旦信誓:旦旦:誠懇的樣子。指誓言誠懇可信。同“信誓旦旦”。
誠心誠意: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油腔滑調:形容說話輕浮油滑,不誠懇,不嚴肅。
溫恭自虛:溫恭:溫和謙恭;虛:虛心。溫順謙恭而不自滿。形容誠懇受教的好態度。
壹片誌誠:誌誠:心意誠懇。壹片誠意。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費口舌。
拳拳之忠:拳拳:形容誠懇。形容非常懇切。
開誠相見: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忠款誠信:款:誠懇。忠實誠懇守信用。
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披懷虛己:披懷:敞開胸懷;虛:虛心。比喻虛心禮讓,誠懇相待。
開心見腸: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同“開心見誠”。
正心誠意:原是儒家提倡的壹種修養方法,現也泛指心地端正誠懇。
空空如也:空空:誠懇,虛心。原形容誠懇、虛心的樣子。現形容壹無所有。
有心有意:猶言誠心誠意。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
殫精竭誠:耗盡精力,忠心誠懇。
金臺市駿:猶言千金市骨。指不惜以高價買養駿馬。比喻延攬賢才十分誠懇。
至誠如神:至誠:極其誠懇。指精神所至,可以推知事物的發展變化,如同神仙壹樣。
誠心正意:誠:真誠。心意真誠懇切。形容對人十分真摯誠懇。亦作“誠心誠意”。
真心誠意:心意真實誠懇,沒有虛假。
敦詩說禮:敦:敦厚。詩:《詩經》。誠懇地學《詩》,大力講《禮》。舊時統治階級表示要按照《詩經》溫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禮的規定辦事。
開心見膽: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同“開心見誠”。
款語溫言:指誠懇而溫和的言辭。
心虔誌誠:虔:恭敬。心意恭敬、誠懇。
不設城府:城府:比喻心機。對人處事不用心機,誠懇坦率。
形容十分真摯誠懇的四字詞語
成語: 不設城府 拼音: bù shè chéng fǔ
解釋: 城府:比喻心機。對人處事不用心機,誠懇坦率。
成語: 心虔誌誠 拼音: xīn qián zhì chéng
解釋: 虔:恭敬。心意恭敬、誠懇。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九十九回:“委實心虔誌誠,料不能逃菩薩洞察。”
成語: 真心實意 拼音: zhēn xīn shí yì
解釋: 心意真實誠懇,沒有虛假。
出處: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須見底,各辦著個真心實意。”
成語: 開誠布公 拼音: kāi chéng bù gōng
解釋: 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出處: 《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成語: 襟懷坦白 拼音: jīn huái tǎn bái
解釋: 襟懷:胸懷;坦白:正直無私。形容心地純潔,光明正大。
出處: 宋·黃榦《黃勉齋文集·七·祭李貫之》:“貫之性質粹美,襟懷坦夷,凝靜有常。”